已經超過65歲,但仍有在工作、有勞健保,向銀行申辦房貸會過嗎?

隨著國人平均壽命的延長,「人生七十才開始」似乎已成常態。不論是名下已有房產,想透過房貸來調度資金,或是單純為養老做準備,也可能是買房購屋申貸——例如退休後想換個居住環境,或因年齡增長、行動不便,想搬至電梯大樓居住——年過65歲是否仍能申請房貸,就成了一個現實且值得關注的問題。

超過65歲,向銀行申請房屋貸款真的能通過嗎?理論上,即便還有工作、仍具勞健保資格,申請成功的機率也不高

為何理論上難以通過?

當申貸人年齡達一定程度後,因可預期的還款年限減少、健康風險增加,銀行會相對提高風險評估標準。即使尚未退休,也需評估申貸者未來幾年是否仍能穩定工作並負擔每月還款金額。因此,多數銀行會設定年齡上限──通常為65歲左右。即使未滿65歲,仍可能面臨「年齡加貸款年限」不得超過80歲的隱性限制。

但實際上仍有機會!

根據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(住宅貸款統計查詢網)2024年第四季的數據顯示,65歲以上成功申貸的件數為555件,平均授信額度為1,335.7萬元,平均核貸成數為63.74%,平均利率為2.5%。由年齡層分布來看,其中65至70歲的族群占七成以上。可見,只要條件具備,65歲以上仍有機會獲得銀行貸款。

提高申貸通過機率的條件:

  • 縮短貸款年限:貸款年限愈短,銀行面臨的風險相對愈低,自然較願意核貸。
  • 信用狀況良好、具收入或財力證明:穩定的收入或充足資產能增加銀行對申貸人還款能力的信心。
  • 提供保證人:若有信用狀況良好的連帶保證人,可大幅降低銀行的疑慮。
  • 貸款標的物條件良好:若房屋地段佳、價值穩定,銀行於必要時可較容易回收資金。

其他重要考量:房貸不只是解決當下資金問題,更牽涉未來財務與家庭安排

對於65歲以上仍想申貸房屋貸款的族群而言,除了上述條件外,還有一些來自家庭或實務面的風險也需納入考量。

因年齡增加的健康風險

隨著年齡增長,身體健康狀況的不確定性提高,原先的工作計畫與退休時間也可能有所變數。因此,如何確保未來仍有穩定現金流來償還貸款,不僅是銀行考量的因素,也是每位申貸者在規劃未來生活品質時必須審慎評估的關鍵。可搭配合適的保險規劃,以作為風險發生時的防線,降低家庭財務壓力。

保證人與繼承關係的全盤規劃

許多高齡申貸人會邀請配偶或子女作為連帶保證人,或共同持有貸款房屋。這不僅在法律上涉及未來繼承與產權移轉問題,建議事先透過書面協議明確界定,並諮詢律師專業意見。感性層面也不可忽略,與家庭成員充分溝通貸款用途與長期規劃,建立共識,有助於預防後續爭議。

威伊提醒

65歲原本是退休養老的年紀,但隨著國人平均壽命的延長,許多長者仍活躍於職場,努力為未來的退休生活做準備。雖然此年齡層申請貸款的難度確實提高,但並非毫無可能。重點在於,是否能在風險可控、家庭共識充分的前提下成功申貸。如此一來,房貸不僅能改善生活品質,也能成為邁向安穩退休的有力工具,而非家庭的負擔。

若面臨資金周轉、房屋貸款相關問題,可聯絡威伊理財諮詢中心,預約專業顧問諮詢,以獲得最適切的貸款申辦、資金周轉建議與協助。

Phone
Messenger
Line
Messenger
Line
Phone